一个好汉三个帮 四人共管基金模式能否穿越不确定性?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2023-05-15 10:52:35

四位成熟基金经理,三年之约,两大目标,一只产品。将于5月底发行的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混合基金,近期市场上讨论度较高,焦点落在四位基金经理共管的创新模式上。

团队管理是否有加成?对抗市场不确定性是否有效果?锁定三年能否有业绩?在业内人士看来,从一位基金经理管多只产品到多位成熟基金经理管一只产品,头部公司正尝试着从产品创设层面出发,向一系列行业痼疾发起挑战。


【资料图】

数量叠加还是技能合体?

“此前,多位基金经理共管一只基金,或是‘以老带新’,或是为基金经理离职做铺垫。”一位资深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近年来,部分规模较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为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会让两位不同研究方向的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只基金。而随着“固收+”基金走俏,股债搭配的“双基金经理制”才在业内进一步流行开来。

区别于上述几种情形,工银领航三年由四位从业经历在11年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分别是杜洋、胡志利、谭冬寒、盛震山。他们理念相通,风格各异,覆盖消费、制造业、医药等不同研究领域,过往的长期业绩均可圈可点。

四位成熟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只产品,决策机制是怎样的?公司回应称,将采用分仓管理机制打造基金经理“并联”合作模式。具体而言,基金经理们通过定期召开资产配置决策会议,形成对市场投资风格的判断,并动态调整子组合的业绩比较基准。每位基金经理在各自权限范围内,以资产配置决策会议形成的风格配置建议和调整后的业绩比较基准为参考,确定各自所管理组合的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

基金经理之间产生意见分歧怎么办?作为牵头人的杜洋表示,有分歧不是坏事。如果四位风格不一样的基金经理有一致预期,大概率说明这一预期已经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反映,并已经形成共识,反而不利于把握前瞻性机遇。团队共同的目标是,每个阶段在充分讨论后形成一个整体的资产配置结论。一旦形成决策,整个组合将在统一纲领下行动,子组合内部则可有适当调整,如此一来,既可确保产品整体不偏离资产配置决策,又给予基金经理一定空间。

平台型基金能否穿越不确定性?

2023年以来,大到外部环境和经济走势,小到行业景气度和个股表现,市场仍然充满不确定性。“钱越来越难赚”成为市场参与者的共识,也给在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的资管行业带来了新的难题。

此外,从行业层面来看,经历了2019年至2021年的扩张后,公募基金行业也逐渐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往的明星基金经理光环逐步褪去。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是每家基金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

怀抱“一站式解决权益投资痛点”的目标,工银瑞信此次尝试从产品创设层面来打造一只能适应所有风格、覆盖所有行业的平台型基金。对此,公司解释称:首先,公募基金经过25年发展,行业整体长期收益率得到认可,但部分产品存在业绩稳定性不佳、阶段性波动较大的情况,投资者往往在看到优秀业绩表现后,在阶段性高点买入,投资体验欠佳。其次,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已超5000家,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数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基金经理兼顾研究深度与广度的难度加大。同时,每位基金经理都在投资实践中形成了适合自身的方法体系、投资风格、优势领域,较难应对市场风格切换、行业轮动及产品规模快速增长等因素带来的挑战。再其次,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由美国最大的公募基金之一——资本集团率先推出,效果良好,当今全球资管行业广泛采用该模式。从历史表现看,该类产品对市场变化、规模变化及投资经理变更等挑战的兼容性较强,产品业绩表现持续稳定。

不过,业内对于这一创新模式也有一些争议:一只产品由多位基金经理管理,获得的业绩如果相对一般,是否浪费人才和资源?这些基金经理虽然个个实力不俗,但是在产品锁定期内能否保证不发生人员流动?决策机制相对繁琐会不会错失市场机会?一系列问题有待解答。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